2012年7月2日 星期一

「生日」思索

 

為何需要慶祝生日?



度過生日,表示自己又多活過了一年,表示自己離母體越遠。對生日意義的追索,免不了蘊含著感謝母親的陣痛,感謝母親的養育與拉拔。然而,又是為什麼生日總是向壽星表達祝福?是圍繞著壽星以他為核心的延伸出許多儀式習慣?



生日的儀式與習慣牽涉著繁雜的現象,以下所點到的未必是每個人都會同意,然而在經驗上卻也免不了聽聞過有人是這樣過生日。第一部分是壽星的行為,包括了接受(或要求)他人的祝福與禮物、許三個願望、請客、請吃蛋糕、做自己想做的事、做一天的主宰;第二部分是他人對壽星的行為,包括給予祝福與禮物、滿足壽星的期待與喜好、實現壽星的願望、順從壽星的期待(以壽星的意見為意見)。然而,在這樣的「社會共識」背後的意義是什麼?雖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共識」,但又為何每個人對於自己所喜愛的過生日方式,又存在著極大的分歧?從這樣的分歧中,難道能反映出什麼嗎?



我想,生日以及圍繞著生日所延伸出來的儀式或行為習慣大概反映著,人渴望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日子,生日對於壽星的意義便是在此彰顯出來,也因此壽星在這一天會毫不謙遜的超越了母親對於生日的重要性,而認為自己在這一天中所接受的一切皆是理所當然(即便某些人未必覺得理所當然,但也絕對是依循著社會共識)。「生日」是壽星所想像的自己能主宰的24小時,而許願以及認為在此日許願將會成真的思想便是對於主宰生活的渴望的延伸,期盼著生日當日的效力能再延續至生日當天之外。既然「生日」與渴望的生活方式,與想像主宰生活時的部分強調有關,那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每個人對於過生日的方式存在著極大的分歧,因為壽星所渴望的過生日的方式便體現了自己對生活方式甚至生命態度的側重,有的享受成為眾人的焦點,有的人渴望滿足一切的慾望,有的則期望能與最親愛的人一起歡樂相聚,也許也有人想默默的過,甚至無法排除有人沒有(特別)過生日。



不同人對自己生日的想像,我想可以將之推展為「如果一切如你所願,你是自己生活的主宰,那你要想要怎樣過?」。反之,如果有人沒有過生日,也許吧!雖不排除有一種人視每一天如同生日地無慾珍視;除此之外只能說,也許這種人在現實的生活中已形成了一種沒有願望沒有自主想法的生活,可能基於生活的艱困,可能基於物質的匱乏,但也許這樣的人更能素樸的回歸生日的本意,回歸地檢視自己所被賜予的生命,以及那無可取代的母親之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