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兩場雨聲

 

觸摸著落地窗



間隔之外 是罩住黑夜的霧

除了掌心傳來的微涼

只剩依稀殘影的自我



那雨聲急促

澆淋於看不見的紅土坡



落於坡上小屋的

流過屋頂 垂墜於我窗邊

滴 滴 滴 散漫 



兩個相同來源卻不同層次的雨聲

將兩種心靈的狀態交織於一夜



亂了一夜的節奏



間隔之外僅一方暗夜

沁涼地 讓人意識到真實的存在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有感 - 死做為終結與延續

 

每當懷抱著絕望而沉睡,睜眼那一刻,我總想著死亡是否即是如此?



通常,沒有人能清楚的訴說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縱使要明暸如何處理他人的死亡也非容易,於是我們忌諱,我們懼怕。面對未知的狀態,我們只能將它視為敵對,藉由對立來固守自身存在的踏實,而沒說明白的是這樣的實在感是建立在虛假之上。畢竟,生者終將一死。



在《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之中,禮儀師以美學式的完整收歛遺體,緩慢卻俐落,細緻的標準步驟卻依然顧及死者的個性,隱顯著死者給予的形象與生死兩隔之人的互動。不捨死者,軀體終將入殮,至扣上棺木才完成儀式,闔上即是開啟,如火化者的那句:「死亡,只是經過一道門。通往來世,生,的一道門。」



于這道門之前,由禮儀師展演的入斂便顯莊重,不只是死者,生者也藉此來讓自己的生命更完整。片中一再於觀看死者最後一面之時,存於此世的人才覺醒,意識到過去竟未好好的凝視死者,有的來不及參與其生命,有的來不及彌補其生命,有些來不及包容,有些來不及原諒,于最後的觀看,一切僅能留待生者,像塊拼圖,拼補生命。



片中,死亡的儀式是美的,將死者存留再最美的那一刻,如櫻花綻落。禮儀師幫死者踏上安穩的旅程(如錯誤的廣告語),也讓旁觀死亡的生者感受到身體脈動的脆弱,但這並非讓人絕望消沉,而是以鄭重的儀式,傳達了面對「命」的尊嚴與進取。



在台灣,通常我們將死亡隔離在社會生活之外。我想多數人都是到了至親的過世,才意識/見識到:「阿!原來死是這麼一回事。」畢竟,路有凍死骨已不是現代社會所熟悉的景象。縱使是親人,在醫療理性當道之下,瀕死的狀態不該是正常的順其自然,我們不會在家中自行處理死亡,於是我們將死託付給醫療體系,期望的不是自然的休止生命,而是在那道門前拉扯,畢竟社會上給予醫生的責任便是搶救生命,而非與家屬一道送死者一程。醫療體系在這樣的身份下,也非預期的讓瀕死之人走向孤寂的道路,醫院對於一般人並非久留之處,醫院不適合嬉鬧喜悅,醫院除了醫療的支持以外難再給予其他的社會支持,醫院這樣的空間讓人閉鎖於方寸之間,僅能看著窗外的一角藍天。人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與連帶中只是衰老,若人在醫院中只是等待瀕死的那一刻。



借由此片我們看見了另一種死亡文化,另一種對於生死的態度。生死無常,是斷裂也是續存,片中社長借著吃河豚肉說了這麼一段話:「生物吃著其他生物而生存下去,不想死就要吃,吃的話要好吃才行。」「生」成為了學問,生者需學習凝視他者的死而「生」,這箇中道理便是送行者的美學。



沉睡與甦醒,生與死,皆是終結與延續的交匯,在此匯點之上,我們無法預測下一步,僅能認真的處理每一個步。





{###_fatcat31930/32764/1002172151.jpg_###}

框下的世界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閱讀筆記之《社會運動,1768-2004》

社會運動讀書會 閱讀摘要筆記                2009-04-16

參與者:陳續升

研讀文本:Charles Tilly,《社會運動,1768-2004》。

---------------------------------------------------------------------



社會運動該如何談?



  Tilly直接的定位社會運動,將其視為一種新的政治形式、一種鬥爭。並且他認為社會運動是1750年之後才開始於西方發展,主要源於三個要素的結合:運動、劇目、WUNC。Tilly藉由這樣的定義以便於從歷史中將社會運動作為一個對象(與其他的政治類型作參照區分)的形成、演變史,並藉由追溯社會運動的歷史來作為解釋鬥爭政治的部份。



  社會運動作為鬥爭政治的一種形式,它並沒有發明或創建出任何的要素,而是源於所有的要素被轉化、擴張、標準化並組合成旨在表達公共訴求的規範手段。(29)這也就是說社會運動並非憑空而成,而是在歷史的過程中,人民透過遊走於法律的邊界,藉由行動的展演獲取政治性的意義的手段。在這過程中,社會運動逐漸的削磨出一種能供辨別的形態,並一再的出現、被複製;而在國家的層次,社會運動則是作為人民的行動力,參與了國家的歷史發展。



社會運動從哪產生?



  Tilly在第二章將社會運動放在四個背景下來談,戰爭、議會化、資本化、無產階級化。戰爭作為政治創新的動力,其中國家的角色便凸顯了出來,國家透過備戰、宣戰、交戰為由,對內進行政治與經濟的資源集結,這雖意味著國家機構的擴張,但這指涉了國家對資源的正當性壟斷,也表示政府機構必須投身於公共事物的協商之中。議會化則表現出政治的結構性鬆動,王權的色澤退卻,權力開始轉移至議會,這是個舊體制崩解新體制起始的轉變,議會所代表的官僚體系是政府運行的關鍵,因公民與代議議會的關係,導致公民與政治的關係更為直接。資本化我認為須放在國家興戰的脈絡下解釋,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國家對資本的需求是集中性的,但市場更表示了資本的流通性,於是資產階級雖在政治上還未有主控,但在經濟上(作為政府的債權人與收入來源)已顯影響力。而無產階級化指的是依靠勞動報酬為生的人口比例增加,他們無所依的只能靠自身於政治生活中鬥爭。在此四個背景之下,社會運動才逐漸產生出自己特殊的內涵,產生了行動的人群、串聯、形式以及法律空間。



19世紀 社會運動作為大眾政治的普遍形式



  社會運動在法國是何時開始成為一種持久性的大眾政治方式呢?在1848年的法國社會運動只是暫時的被廣泛的運用,此時的街頭遊行與集會輕易的便被國家鎮制,表示官僚體系所執行的武力管制依舊未被鬆動,直至19世紀80年代示威活動才在里昂盛行。這中間的時間,社會運動並未取得一個普遍的政治鬥爭位置(制度化),社會運動的蓬勃與消逝只是國家力量的依變數。

  鄰近法國的比利時也同樣的於19世紀90年代產生了重大的轉變,以聯合性的罷工作為一種鬥爭形式,這除了表示社會運動的制度化以及常備劇目的形成,也顯示出運動背後的組織性。比利時的大眾鬥爭除了顯而易見的無產階級化為其基礎之外,更可以看見形成制度化的社會運動與政治所呈現的緊密互動。

  在英國的憲章運動則可看出社會運動制度化之後的情況,「人民憲章」於1838年的出現,代表了先前工人、激進盟友與資產者之間的鬥爭合流,是激進派與改良派的協商妥協,這樣的情況在此似乎呈現出了另一層的意義:試圖跨越地方性的大範圍串聯,也就是在大規模社會運動中,地方性的訴求與共同的戰略之間的拉扯。

  而19世紀的美國,Tilly以Gamson的資料作為分析,除了社運越趨蓬勃之外,工人組織也漸佔大宗,然而,此階段的訴求普遍還停留在自身的利益,並非朝向政治權力的普化。另一份資料源於Ryan,顯示於美國城市的社會運動以出現了工人階級超越種族的聯合運動,並且社運於美國的城市從難以掌握逐漸趨於常規。

  Tilly藉由以上四國史料進行整合,認為社運的表演、運動、展示皆開始成為一種能讓人輕易辨識的街頭行為,社運的模型(模組)儼然而成,社運的劇目出現了轉向,從直接的、對人身侵害的,轉為非暴力的形式。Tilly認為這現象可歸因於議會化。議會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支配穿透力,也就是透過有效的官僚系統,對於國土境內的資源進行統治與分配,這也使得議會與人民之間的聯繫更為直接(然而也同時排擠掉缺乏關連之人),這樣的政治情勢,公民自然將力量放於會議中的地方代表。總歸一句,國家的政治結構塑造了社會運動的行動(76)。

  於是,接著處理國家與社會運動的關係。是否擁有國家所確認的政治權利,這對社會運動差異的形成到了相當大的作用。檢視歷史,我們發現集會、結社和言論的權利特別重要(76)。雖然Tilly似乎得出了先得到國家賦予的權利,然後民眾才有普遍的運用,但Tilly認為重點則是在於討價還價的互動過程。然而,我認為這過程畢竟國家的角色權限還是較大,前文已描繪出社會運動趨於常規化,這似乎意味著社會運動的參與者將國家所擬定的遊戲規則內化於自己的思維與行動中。而競賽的規則當然是國家所擬訂,社會運動便失去了自主性與理想性,不再反對國家,而轉為試圖以討價還價的方式改變國家,社運的形式與展現好像就此少了創造性,變得讓人得以預料。然而,Tilly似乎只樂觀的認為國家的力量只限於官僚體系以及選舉制度的部份,由此樂觀的說:選舉活動在國家層面的制度化推動了社會運動的發展。此後,投票權的擴大又加倍刺激了社會運動的擴展(79)。

  由此,Tilly開啓了一個於後半段著墨甚多的討論,社會運動與民主化之間的關係? 他以民主轉型的起因作為判準,視社運在這過程的作用/時間進行比對。據Tilly的說法是:社會運動不必然伴隨民主化;一旦民主化得以發生,社會運動往往會接踵而至(80)。



20世紀 拓展與轉型



  1968年5月法國的社運,結合了工人與學生對於當時政權的鬥爭,進而影響了西歐以及北美地區,在此事件的反思中人們認為:代表了工人和其他被剝削群體的力量的舊社會運動,已經渡過了它的鼎盛期。自治、自我表達和批判後工業社會導向的新社會運動,正在排擠和取代舊社會運動(99)。這場新的階級鬥爭是統治機器的控制與被迫承受這些變化的人們之間的鬥爭,之中,「身分」成為了問題的關鍵。

  1989年社會運動的策略以令人訝異的速度於東歐迅速傳播,同時原先抵制社會運動的社會主義政權迅速瓦解和崩潰,而之中包含了示威活動與暴力事件。對於要如何理解威權政權體系下的群眾動員活動,Tilly認為可從三點來測驗判斷:相似性、融合度、應用性(108)。這裡Tilly在判斷社運時似乎忽略了社會運動的起點與指向的終點,也就是他並未考慮是誰?在什麼情況下?以什麼樣的組織形式?以什麼樣的策略?進行社運。Tilly似乎已認為社會運動必須在模式化(常規化)的情況下進行,在這模式之內來談應用性(最終的測驗)。我認為在此節(102-112),Tilly未清楚劃分社會運動與民主化或是去威權化之間的界線、關係。

  新的傳媒與社會運動之間也產生了關連。社會運動透過與傳媒的互動,擴大了群眾(但也排斥了傳媒所不能及的群眾),並形成一個回音室(多向表達的可能?)。然而這之中充斥著不對等關係,無論是在社運與傳媒之間(媒體的報導權力),還是在溝通的有限度對等(傳媒依舊只是單向)。



21世紀的社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訊傳媒的技術產生了重大革新,總的來說,這些技術擴大了社會運動溝通覆蓋的地理範圍,也降低了溝通的成本。但也形成了一種篩選功能,將無法使用這些技術的人排除在外(143)。但政治背景和組織背景的變遷,還是比技術革新更直接的影響社會運動的運作方式。而我們也不必因為全球化而以為訴求的伸張將相互協同,以地方、區域和國家層面的社會運動已逐漸消失,實際上,國家依然是最突出的角色、目標和場景(147)。

  同時,社會運動走向了國際化,無論是訴求者亦或是訴求層面的國際化。這過程,出現了一些新的組織或名詞:中介機構、全球公民、全球正義等,這之中依舊留有地域性的行動(在地理上相互分隔的不同地點同時發動),但同時在串聯與國際層面上產生了一種民主危機,如Neera Chandhoke所憂慮的:國際非政府組織某種程度也在規避民主義務;北半球的社運組織和行動者支配了國際性的活動;存在於政治企業家與民眾之間的裂痕加據(166)。



民主化?與社運何干?



  Tilly定義民主化為:任何一項朝著公民權、公民權的開放、公民權的平等、有拘束力的公民協商、公民免受政府專斷行為的侵害而做出的真正轉變(172)。並且他認為社會運動的規模與民主化是成正比發展(174頁的圖),但並不代表完全一致。這裡Tilly所指的民主化是一種追求每一個公民在資源與聯繫上平等的公共政治參與。我認為這好像是一種體制內規則的民主建立,然而社會運動並不該只是為了達成Tilly所說的民主體制建立,而是因無法從既有體制內作用,才以社會運動的形式展現其個人的政治認同與行動。在社會運動如何影響並推動民主化的討論,Tilly的意思是社會運動本身便是公共政治的常規參與者,而因社會運動所建立起的新社會關係便是民主化的重要陣地(188),也就是說社會運動孕育出上述民主化的可能,尤其是在國家開始進行民主化的契機上,社會運動成為一種(指向國家的)有力的政治討價還價形式。



社會運動的未來?



  無論是國際化、民主退化、專業化還是渺茫的大功告成,Tilly依舊認為我們欲解讀社會運動還是得依據過去歷史所累積的知識,以運動、劇目、WUNC作為主要的觀測點。整體而言,Tilly肯定社會運動史是朝向廣泛運用,並且標示著民主制度的存在,也是對民主化不斷的催促(209)。這也表示,Tilly認為底層人民是可以將社會運動作為一種討價還價的形式,借此對於國家進行政治的干預,並且是有機會因此改變國家。


閱讀筆記之《共產黨宣言》



課程名稱:馬克思專題:德意志意識形態             

研讀文本:《共產黨宣言》, 2008, pp. 49-7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節的標題為:無產者和共產黨人,為什麼需要特別解釋清楚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我認為在此可以挖掘出理論路線的定位問題。於史實上當時各國,根本沒有一個名稱為共產黨的政黨,有的話也只是傾左的各類社會主義政黨,於是馬克思藉由講述他認為的共產黨與其他政黨之間的關係,來定位自己的理論路線。首先他說共產黨人是不分民族的、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實踐最為堅決,並且於理論上,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49]由此可以得知,馬克思的理論路線是踩在最底線的,不容許無產階級的再分割,也就是說他不容於自由派路線的改善社會不平等,或社會民主路線的經濟再分配,因為這些皆不是全體無產階級的利益。既然如此,馬克思的目的便是最左的全然推翻資產階級統治。[50]這裡馬克思也透露了,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對立鬥爭,並非只是經濟面或是政治面的問題,而是根植於現實的矛盾,並且是要消滅這矛盾,不斷的運動、過渡。[50]這矛盾於馬克思當時看來,便是資本主義所有制關係。



  馬克思接著論述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邏輯,一切的資本皆壟斷於資產家(藉由支配他人的勞動),一切的自由皆只限於資產階級所掌握的買賣,而馬克思欲消滅的便是這種壟斷的社會力量。[51-3]不僅於此,馬克思話鋒一轉又承接著上述的理論路線將同一邏輯連至精神層面,直接的抹除一切的觀念指責,他認為資產階級所說的自由、教育、法等觀念本身只是生產關係和所有制關係的產物,不過是反映了資產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54]再來,馬克思更激進的喊出,消滅家庭、婚姻,這些都只是接續著前面精神層面的邏輯,這些看似緊貼生活的親密關係皆不是無產階級的經驗基礎,無產階級只能不斷的勞動、不斷的填補、消耗,作為一個異化商品、一個生產工具。[54-6]



  緊接著,馬克思筆鋒一轉,寫作筆調呈現出一種自信的樂觀,說到:隨著資產階級的發展,隨著貿易自由的現實和世界市場的建立,隨著工業生產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條件的趨於一致,各國民族的民族分隔和對立日益消失。[57]這段話放在現今來看,馬克思所掌握的資本主義的內在邏輯有一定的正確性,這正確性主要是在他清楚的勾勒出一個鉅觀的全球化圖像,但相對的為什麼在此圖像之下,並非於馬克思樂觀的「各國民族的民族分隔和對立日益消失」?這裡牽涉了國家這政治實體的問題,至今,我們並未能看見國家疆界的消逝,除了大型資本之外以及少部份的人,我們一般人是難以輕易的自由的跨界移動,這必然造成不同的歷史文化形成出不同的社會環境,我想這是馬克思未言明的現實情況,在此情況下,我們當然無法看見一個整體性的運動。但首要的除了是聯合的行動之外,在此看起來,更重要的則是如何在各地區政體間找尋普遍性的基礎。



  在第二節最後,馬克思再次的強調各種意識形式皆是生活條件與社會關係的反映,於是必須革命的不是社會的部份領域,而是須將目標指向整體的、根源的階級鬥爭。[57-8]最後最後,馬克思寫下了運動的順序,可以從中依稀看出一個國家的形狀。然而,現在我的知識還無法釐清,馬克思在此說的國家是什麼樣的國家?但可以確認的是,在馬克思指出的十點之中,國家成為了政治與經濟的集中壟斷來源,而我不知道這樣的國家在權力運行的實際層面上是該如何操作?進而做到整體的、人的自由解放?[59-60]



  第三節馬克思回顧了在他之前或與他同時的各種理論路線,在這節裡我們能輕易的藉由馬克思所抨擊的對象來一再勾勒出自身的理論圖像。馬克思將他們分為:反動的社會主義、保守的或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批判的或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在反動的社會主義中又可以再劃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反動的人是舊貴族以及小資產階級,兩者的共同性便是:他們皆是被資產階級所推翻、其生活條件在現代資產階級社會裡日益惡化和消失的階級。這兩者皆懷著一種懷舊式的論調,雖然其中小資產階級對於生產關係不乏有透徹的分析,但他們的方向皆是朝著恢復過去的反動心態。[61-4]第二種反動的人是18世紀的德國哲學界,他們忽視了法國的運動脈絡,以及政治條件、生活條件,直接的搬至德國作一種形而上的思辨。進而,「真正的」社會主義忘了關注自身的歷史進程,承襲了現存制度的真實基礎-小市民利益,反動的利益。[65-7]



  保守的或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馬克思在此點名了一切為了保全資本主義生存的邏輯,一種意圖改良的、消除弊病的、撫慰人心的路線,這樣的體系將問題視為是個人的、自由主義式的,並非是資產階級生產關係的廢除,而是在此關係上進行的行政改良。[69]這些以現今來看皆不陌生,並實際的延緩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內在矛盾發生,而這也是資產階級有力分化無產階級的利刃。



  批判的或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則是一個特殊的情況,他們是一群走在歷史浪潮之前的人,他們是同歷史的發展成反比。[72]他們的理論發展時期是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鬥爭還不發展的最初時期。他們嗅到了一些矛盾的可能性,但並沒有無產階級解放的物質條件,於是他們企圖通過一些局部的試驗來證明自身的體系,能達到削弱階級的鬥爭、調和對立,這也讓整體脫離了政治的革命行動,成為一種空想,一種烏托邦式的溫室。



  第四節中,馬克思細數了法國、瑞士、波蘭、德國的現實情形,共產黨與各國現有反對黨的關係,最後又再次的確認共產黨人所支持的運動都是反對現存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運動,其關注的核心為所有制的問題[74],並以一種激昂的、渲染的文筆招喚全世界的無產者。這裡馬克思自己又再度暴露出一個之前早已潛在的問題:他先承認了各國的歷史進程以及社會環境皆有顯著差異,而前文又言及「真正的」社會主義忘了關注自身的歷史進程,導致對於他國經驗的誤植[65],然而,馬克思卻只接以「共產黨人到處支持」[74],政治行動上的革命勢必得視具體的歷史與地區環境而有所難以抹平的差異,無產階級聯合又該如何?馬克思卻以激昂的情感做結。

 

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獨角信

 

給A:



  今日我重拾起了生疏的籃球,依舊,運球沒長進。但我享受在平坦球場上的溫度,夜深時起風的微涼,籃球雖不頂行,卻是那些歲月時光的戳記。妙的是,其實印象中你出現在球場上的次數少之又少,你總不太愛動,不容易的到了場邊,也只坐著聊天,與他人。但,這已足夠。



  你我認識時,我根本算是不會打籃球,精確點其實是一個愛盤踞於球場的胖子。若回到當初,大概全場的人都不會有人相信,那個胖子日後會真的有模有樣的打球籃球,也更不會有人相信胖子也會變瘦,是吧?過去我們過於稚嫩,只能凝視著眼前,卻眺望不見迷濛的未來,更別說想到今日你我皆將邁入研究所的小徑,只容一人蹣跚走過。



  東海的球場不比當時,那些年,那群氣力無限的友人,從下午打至深夜熄燈,一週兩三次並不意外。時過9點,剎然的白幟燈泯滅,暗了的世界,只依稀聽見球不甘的緩緩落地。坐在全然的黑暗中,這群友人才意識到青春的歲月又走過了一日,而我們的存在只能憑藉著揮灑的熱汗來得到確認,畢竟,那時人生,壓著我們毫無選擇。



  看來今日的球場於我離去之前是不會輕易的止息,而我也驀然的意識到這一切皆變了,已過那喘不過氣的時歲。你我離開了台北,站在一個相對的遠處看著過去,露出一抹微笑,笑那停留於過往糾結的癡,笑那難捨不甘的情。



  我繞過場邊緣,離去。想你此時,也許早已將我從日常的思緒中剔除,猶如生疏的手感,停留在當時那剎那。你也許已超越了我,超越了我用滿滿的情感鋪成的網絲。你與我不同,我總依戀過往,每每獨自一人時,像個自導自演的戲者,醞釀著重返著心靈深處最美的那時光。想你此時竟已學著參悟,你會笑我癡吧。原來,我還是離不開過去,我的存在是從你開始,那記憶與自我的源頭。你知道嗎?



  雖你常說我變了好多,很不容易的走到此地。但你不會懂,我是那麼的離不開,根植於當初的那球場,那兒縱橫蔓延著我複雜的思緒,我從那開始,離開了便不是我。多希望你懂。



  一場球,止於熄燈時。再怎麼激情,最終還是攤於球場上,仰望略微赭紅的台北夜空,沒有星,我們又如何找尋方向?那些日子,與你們交往是我感受到存在的一刻,而你也曾有過同樣的感受?



  我還是繼續著只屬於我的獨角戲,球場上也落的只剩我一人,離鄉之時也是。是需要多遙遠的距離,才能真正的離開,遺忘走之前的一切?若真有這樣的遠方,那我到的了嗎?你若已經走到,能告訴我嗎?



  生活於大度山之上,我總想起你處的那座城。易於午後鋪天蓋地而來一場西北雨,當某日下起了驟雨,扣在炙熱的柏油路面,是記憶的味道。記憶,能有多長?情感,能及多遠?而這齣只有我知道的獨角戲,你曾因看見而感動嗎?



                                   貓 

 

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永不泯滅的 晨星



本文 謹向晨星Alonzo Mourning致敬



在籃球的殿堂上,閃耀著光芒的皆是那些天賦異稟的天才,也許靠著一點體能的超限度,但不可諱言的,巨星們總是讓人讚嘆他們的無限可能。而在台下仰望他們的你我,總免不了眼神聚焦於天才的英姿,卻忽視了許多許多只憑藉著毅力的人。一場球賽的根基,一支球隊的常勝,皆靠著這些人透過一次次碰撞、拉扯、爭奪、拼搶而顯現價值,但這些人沒有太大的光芒,新聞也不會有太多的報導,甚至歷史的書寫與記憶也輕易的將其遺忘。



Mourning是誰?



我想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懷疑,縱使不知道他的人太多了,但這毫無損他所綻放的光芒。Mourning是NBA的一位中鋒,也是我唯二尊敬的籃球員(另一位是Reggie Miller)。在NBA,籃球就如同長人的專利,高度是先天的卻也是必備的,尤其是中鋒這位置,沒超過7呎都難算合格。Mourning的身高只有6呎10吋,先天不足的他,以結實強壯的身軀加上精準的封蓋技術,憑著一股不願退讓的意志,讓NBA的眾家好手望而生畏。



{###_fatcat31930/32764/1002172150.jpg_###}



Mourning所屬的是中鋒的世代,當他大學畢業進入NBA的同時,聯盟中早已有著Olajuwon、David Robinson、Ewing等超級中鋒(皆名列50大球星之列),更捉弄人的則是俠客O'Neal(也是50大球星之一)竟與他同梯,想當然爾,兩位不世中鋒從大學開始直至聯盟皆不斷的被他人並列較論。Mourning所生的環境是如此的難出頭,但艱辛的卻又不只如此,於2003年Mourning被檢驗出罹患罕見的腎臟疾病,被迫換腎。當時各界多數聲音認為「晨星」將就此殞落,不過Mourning倚仗著意志,再度踏上NBA,並於2006年熱火初次登基的許多重要戰役中,重現當年那萬夫莫敵的剽悍球風。



{###_fatcat31930/32764/1002172149.jpg_###}



人類的意志究竟有多堅強?這是否是奇蹟?



2007年12月,Mourning於比賽中受傷,這次是右膝腱與四頭肌腱斷裂,於球場上他已預示了此傷也許是球員生命的休止,他拒絕上擔架,說:「絕不應該在那種情況下最後一次離開球場,沒有人可以迫使我躺下。」此傷,他是清楚的,而我們只能看著他蹣跚的背影,剩落的是顆破碎的心。



{###_fatcat31930/32764/1002172148.jpg_###}



在人生的高峰時被命運捉弄,好似一絲可能的機會都黯淡掩熄,這時還有多少人能相信、能堅持?多少人曾遭遇病痛,面對死神的逼近,恐懼、徬徨、無助,卻能告訴死神:「你不是我的對手」,這不只是想要活著,還想要更多。這就是Alonzo Mourning。一位燃燒生命而毫不畏懼,在黑夜與白晝中未曾泯滅的「晨星」。



今日的惜別,依舊是我們欠你太多,你應得的掌聲不該如此。你所做的一切,是多少才氣縱橫的天才所不及,只能仰望的。這就是Alonzo Mourning,高懸於蒼穹的「晨星」。



{###_fatcat31930/32764/1002172147.jpg_###}







********************

邁阿密熱火隊於2009年3月30日替Mourning舉辦33號球衣退役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