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觸摸歷史



  期中作業選定閱讀書籍為陳平原的《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一場遊行、一份雜誌、一本詩集》,他自己講到本書的焦點在於「瞬間」的歷史,並且是以感性的筆法書寫歷史。我則認為他用了三種不同的詮釋方式,並輔以三個視野拆解了五四運動的不同面向。一場遊行,是篇抗拒遺忘的記憶,以參與者口述歷史或個人紀錄的方式,敘述了五四當天遊行的過程,屬於政治史的一面。一份雜誌,勾勒出《新青年》所開展的圖像,編輯人員與雜誌之間於過程中微妙的改變,描述了當時學術文化的激盪與輿論衝突,屬於思想史的一面。一本詩集,以胡適《嘗試集》的再三修改為主角,白話詩集的催生不只反映了社會更創造了社會,講述了文學與社會之間的聯繫,屬於文學史的一面。



  通篇閱讀之後,於腦海中不斷的思索著兩個問題。第一,本書所寫的歷史是什麼樣的歷史?第二,這樣方式的角度是如何「進入」五四?



  關於第一個問題,陳平原他選擇了三樣東西講述五四運動,這樣的方式因為集中焦點,更能顯現出所謂的「觸摸」歷史,而這三條軸線的選擇與組合,也極能顯現出之間的一體相關。然而,作者以獨特的視野帶領著讀者觸摸且進入五四時,整體呈現的是真實的歷史嗎?一場遊行的部份,作者依各方紀錄還原當日的天氣、路線以及眾說紛紜的何人破窗、何人放火。沒錯,這是觸碰到了活生生的史事,但這也該是場真實的政治遊行。這些回溯敘述的過程中,作者受限於資料的問題,依舊無法還原真實的歷史,尤其是之中許多眾說紛紜的部份,因此重現歷史的意義以及影響便無法顯現。這也使得「進入」當天遊行的讀者,感到一絲疑惑。關於一份雜誌的部份,讀起來感到太過傾倒於《新青年》的立場,縱使書中可以明確的理解當時的同仁雜誌對於社會的互動影響,也看出編輯方式與手法等技術層面,對於一份刊物是有著決定性的意義。看著《新青年》的變革,也理解了編輯人員以及當時整體社會求新求變的思想轉換,更藉此突顯出當時人物之間驅同性中的差異性。但這也讓我懷疑,這樣順著《新青年》雜誌的框限,狹隘視野選擇下的思想史,真能反映出當時整體學術圈的思想狀況嗎?我不太能接受作者的選擇偏頗於我們現在看來的「《新青年》路線正確」,這樣的部份觀看,只是觸摸到了部份,卻並未真實的走入五四,五四運動這詞彙反應的是1917年至1921年的中國情形,這之間思想差異是多樣且不能概括的。書中提及與《新青年》持對立狀態的《學衡》,只粗略講述了《學衡》的失敗因素,卻省略了《學衡》與《新青年》之間的精采攻防。一本詩集的部份,作者持平的講述了《嘗試集》的非文學性,看重的則是其經典的歷史性意義。並且由胡適刪詩、改詩等過程可以探究出白話詩集的指標性意義,也能理解文學的革命是與社會革命有著高度的關連性。然而,文學作品的指標性意義,是真以胡適的《嘗試集》為最主要嗎?我認為這答案是有待商榷的。譬如魯迅的小說影響與意義,以及白話小說創作的指標性,皆不遜於胡適的《嘗試集》,這也突顯出作者在觸碰歷史時,竟難以擔保進入的是真實歷史狀況。



  這時便牽扯出了第二個問題:這樣的角度是如何「進入」五四?無可否認的,歷史的真實是由多面的片斷合成,不同的事件透過不同的立場視之,便能歸結出大相逕庭的意義,而這樣的情況並存更是反映真實,畢竟人類的行為是難以歸納、齊一、化約,之中微觀的情況是必須於還原歷史的過程中被顧及。本書立意良善的以一種貼近的寫法觸摸歷史,卻不免在各項過於簡化真實,導致了進入的歷史並非為歷史中真實的樣貌,成為進入了「有限」的五四,抹去了1917至1921年中國的喧囂。



  這本書是全然立於某些基礎上的觀點而論,讀者必須先對於五四運動以及當時中國發展情況有全面的理解,也必須知曉五四之後新思想所造成的問題與爭論,之後再閱讀此書才能再三的玩味陳平原為你我畫出的三種框架,透過這三種框架視角,我們能更近一步親近逝去的歷史。必須小心的是,親近並不代表真實進入。











*************

此篇為<中國近代文獻史料選讀>期中閱讀作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