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9日 星期日

英雄集 

何謂英雄? 為何英雄?



為什麼不同的時代都有著英雄的身影?



為什麼有著不同的事蹟卻都成為英雄?





英雄的故事,或許是傳說,

卻深刻的烙印在每個人心中。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那樣的典範人物,

使每個人,心之所嚮。





從小閱讀到水滸傳,書中故事人物千百種,

108條好漢,忠肝義膽



在那吏治不清的宋末,被迫落草為寇,

卻因個個皆為血男兒,性格忌惡如仇,



聚梁山,與朝廷分庭抗禮,

告天下,為百姓替天行道。



這108位英雄,是做了什麼?

個人自身身負技藝,足以成為英雄嗎?



從書中看到還有許多人皆武藝超群,

卻被描述為反方人物。



這108英雄有幾項特質,導致了他們能被稱為英雄。



首先他們其實與一般平民雷同,

居江湖卻走投無路,

見不平當拔刀相助。



在法律層面上,他們是通緝犯,

然而這樣的結局卻並非他們所願,

他們多希望有體制內的途徑解決,

卻只得被迫走上體制外的路途。



但他們並無意自立為王,

在故事中的英雄們所追求的美好遠景,

並非隔一水自治,而是招安。



由此看出身為英雄的他們,

對抗的其實不是封建體制,

而只是簡單的求生存,

他們希望的只是清君側。



當清君側無法做到時,

當這108人被體制納入,

成為科層體制下的樣貌時,

逐漸的,英雄的光環逐漸退卻....



在聚義之後的故事,

108人開始分散,死傷走逃,

為了生存,甘願隱名。



就像是社群的崩解一樣,

在體制內就失去了體制外的空間,

英雄不再是自由人,

英雄也不是英雄了。



一群不自由的人,失去了力量。

無法擲地有聲,只能忍氣吞聲。



這是群悲劇的英雄,

從江湖開始,成為小人物的象徵,

108個故事,用血淚來訴說底層人民的生活,



他們做了什麼成為英雄?



他們說了平民心中想說的,

更做了平民無法做的(落草)。



聚集了眾人之力,撼動朝野,

使高官必須正視他們的存在(生存)。



可憐這故事是個悲劇,

可悲的告訴讀者,

這樣的事,是不樂觀的,

即便聚首了108位英雄,



在技術性的昭安(收編)之下,

失散了焦點,

終究會是一場空。



百姓生活,依然苦。





閱讀到霍布斯邦所寫的<盜匪>之後,

才體會到原來不分古今中外,

盜匪與英雄只有一線之隔。



羅賓漢與水滸英雄有何不同嗎?

我想是沒有。



書中提到"社會型盜匪",

是離革命不遠但絕非革命的「正義盜匪」類型,

在執法者來看是盜匪,在平民來看卻是英雄。



這群化身民間正義與自由精神的社會型盜匪,

因何落草、為何為寇,

如何行俠、如何復仇,

怎樣在黑白兩道的經濟社會間游走,

又如何與大環境的革命政治若即若離。



從霍布斯邦的書寫中可以發現,

令我們動容著迷的核心,

就是公益的自由主義、英雄主義。



我想這可以更清楚的反觀水滸英雄本質為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