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2日 星期六

邊緣人



突然深刻感受到



原來自己竟是如此明顯的跨距在界線的裡外





說什麼是主流我也不清楚

只知道主流大概就是大多數人會做的事



這裡說的主流也不一定是整個社會、全台、全世界

或許就只是一種想法、一類道路、一些成規、一個圈子

絕大多數的人如果皆相同就叫做主流吧



而我一路至今

許多事回想起來都不太能算是主流



有些記憶其實一直存在我的腦海中

倒是我卻一直沒有去思考許多事情的關連性

以及試圖的去歸納自己的階段記憶



原來我的生命經歷

是一直處在一種模糊認同的非主流邊緣化



有些或許不能用如此重的詞

但至少在許多時候我是與常人不大相同的



從家庭背景來說

就塑造出了一種鮮少人有擁有的經歷



小時候學書法繪畫

書法寫的是隸書

繪畫是學壓克力畫



一般的人學的書法都是楷書

而楷書也是最接近繁體中文的字體



我才不相信那一二年級時會有人真的為了藝術而寫

(即使有也是極其少數)

大多數的家長倒是或多或少可能抱著一種:

"給小孩練書法(楷書),寫字會較為工整"的想法



我並非自主的選了一個看起來扁扁的隸書

(是為了藝術而寫嗎?)

可以確定的是在小時候總難以向同學解釋

而我的筆跡至今也沒有因為學過書法而好過



繪畫的部份

我的畫風與用色也不太像那年紀的兒童

總是被人認為特殊

(這從相簿中可以看出)





進入了國中後



在愛情上的點滴心情

我想應該也不是主流的愛情模式



這時期開始有一項特殊的情況

那就是我的英文成績成為一種可有可無的狀態



一般的人面對英文的成績極低

都會想辦法的補救,拉一點算一點

而我倒反向的認為

倒不然去讀其他我喜歡的科目

以許多科的領先去彌補英文的空缺



這種心態到了高中被我發揮的淋漓境至

直至大學指考也是英文7分卻依舊考上了東海



這種不均值的落差

其中飽受許多人的批評

對於我的評價總是存在著極好與極壞

這應該也能算是種"邊緣性"





應該是與國高中經驗有關

上了大學的我

越來越想跨越各學科的分界



從社會學為中心

政治、宗教、歷史、文學、經濟、文化、哲學、地理、攝影、人類學等

以一種拈花惹草的方式

只要讀起來有趣我就沾一下



正因為這樣的雜

常有著與他人不太相同的思維

一度與朋友爭執

認為以我的態度是無法成功



有時會聽到一句:

"你已經越來越不像社會系了"

感覺又是逐漸的被主流推向邊界





因為身處的位置尷尬

必須時常保持與主流的人辯論

只純粹的想表達非主流的正當性

不想輕易的變動自己的想法立場



而這是必須不斷的對自己提問

質疑自己、反思自己、探究自己

並釐清自己的立場加以捍衛



因為跨距了界線的裡外

少去了點框限

人倒因此活了起來



我總想當個有趣的人

或許這樣尷尬的位置是有趣的



不斷充當非主流的角色

從邊緣回首核心的人也可以當的有趣





縱使總得面對緋語

承受壓力與異議

孤獨了也就易於動搖起自己的相信



好在 一路走來

總有人讚賞

就算也屬少數,至少已能給予自己一點認同



好壞總是參半

評價也屬極端



有趣就好

(即使只是思考上的有趣)

何仿做個邊緣人



2 則留言:



  1. 一本讓人想讀的好書



    不會只有思考上的有趣



    我在讀你。



    不只我在讀你。

    回覆刪除
  2. 怎麼感覺有被窺視的感覺

    呵呵

    回覆刪除